谋求跨界出版、进行多元开发、推动版权输出——
儿童图书跨界开发深挖版权金矿
儿童图书跨界开发深挖版权金矿
一本儿童图书,不再只是一本纸质书,还可以应用二维码技术或AR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成集声音、影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刊物;基于一个卡通形象,不仅能创作出纸质图书,更能打造出一个囊括玩具、幼儿游戏、数字互动课件等多个产品形态的教育品牌,甚至还可以运用数字出版技术和对儿童群体阅读习惯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在近日举行的2015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下称北京图博会)上,童书的跨界出版与版权开发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国际四大书展之一,北京图博会是连接全球范围内图书出版、发行机构,推动图书国际版权交易的重要平台。同往届相比,今年的北京图博会上儿童图书成了主角。主办方不仅设置了国际儿童教育馆,邀请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下称中少总社)、接力出版社、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等近200家中外儿童和教育类出版单位参展,还举办了首届世界童书(北京)论坛、国际儿童插画展、第二届BIBF少儿阅读之旅等多个专场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国内外儿童读物市场的发展动态,从多个维度探索如何深挖儿童图书蕴藏的版权金矿。
多元运作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我国少儿图书市场同比增长6.65%,远高于图书市场其他细分类别的同比增长率,在各分类市场中增速排名第一,成为图书市场中重要的带动力量。“除出版数量和种类的增长外,我国儿童图书的迅速发展还体现在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发生变化,以及大多数出版机构纷纷转型、谋求跨界出版和版权的多元开发等方面。”北京图博会承办方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健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少儿图书选题中,引进版图书只有4969种,仅占8.8%。本土原创图书成为儿童图书出版的主流,这表明国内儿童图书出版完成了由“中国加工”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前几年,我国儿童出版社参加国外书展主要是为了购买版权,很少设立独立展位。2013年,中少总社在博洛尼亚书展上独立设展,把图画书、小说作为重点向国外出版商推介,实现了57项版权输出。”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介绍,到了2014年,中少总社组织25家出版社参加博洛尼亚书展,版权输出共达到153项;而2015年,中国展团的出版社达到33家,版权输出增至391项。
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克文看来,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国内出版机构纷纷发力跨界出版和版权的多元开发,产业链不断延长。“首先,国内许多儿童图书出版机构意识到跨界融合出版的重要性,完成了纸质图书的初级数字化进程,成为数字出版初级内容供应商;其次,在多屏时代,儿童图书出版机构成为多媒体纸质出版物的配合者,比如‘喜羊羊’‘熊出没’等作品先是在荧屏上火起来,再推出纸质图书,传统出版机构成为卡通形象版权多元开发的重要一环,这也成为一大趋势。”张克文表示。此外,他还指出,目前国内不少儿童出版机构实现了全媒体、多介质的复合出版,完成了由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的转变。
对症下药推进版权开发
国内儿童图书出版市场的迅速发展,吸引了海外出版界的关注。在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书展上,我国童书出版社的版权输出十分活跃。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同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儿童图书在版权输出数量、版权多元开发和运营等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升。
在张克文看来,这些问题中,童书跨界出版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较为突出。“首先,在理念上,很多童书出版社并没有做好全面跨界出版的准备,在机构内缺乏顶层设计;其次,在跨界出版过程中,一些出版社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难以进行持续稳定的跨界出版;另外,在资源上,许多童书出版社缺乏丰富的版权资源和优质的原创作品。”张克文表示。
张克文认为,我国童书市场要获得更大发展,需要对症下药。“以跨界发展为例,国内童书出版机构可以从多方面施力。比如,要转变理念,从社长到编辑队伍都要突破固有的传统出版观念,向多媒体复合出版转型;在技术和流程上要实现突破,比如打造一整套数字出版系统,实现图书纸质印刷的同时,同步实现电子书的出版和数据库的加工;在图书附加值上要实现突破,比如运用二维码等技术,把纸质图书变成有声音的图书、带3D画面的图书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可以进行影视化、游戏化等多元开发。”张克文认为。林健认为,出版机构跨界出版,可以学习迪士尼或我国网络文学的经验。“迪士尼基于一件作品进行版权价值最大化挖掘,开发出不同形态的产品,并进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同样,在我国的网络文学市场,阅文集团等也进行多元版权开发,如付费阅读、影视剧改编、纸质出版等,这些经验都值得童书出版机构借鉴。”林健表示,只要对症下药打破瓶颈,我国儿童图书将会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出色的表现。
作者:姜旭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发布时间: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