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的创新与使命
目前国内文交所的运营一直面临着尴尬局面。首先,它没有直接的监管部门;其次,近年来的份额化交易、暴涨暴跌的电子盘交易等,一直使文交所享受风光的同时也招来非议。
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秘书长彭中天指出,文交所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把文化资源进行社会化和再分配,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多层次文化资本市场等使命。文交所的创新职责和发展方向应在哪里?让我们来看看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文交所”)的做法吧。
文交所不等于“邮币卡”
上海文交所董事长寿光武说,如今很多人听到“文交所”3个字,就只会联想到“邮币卡”。一家机构做大了邮币卡电子盘市场,全国各地就疯狂复制同一套模子。文化产品十分多元,金融工具非常丰富,双方本应融合发展,以乘数方式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然而,国内的文交所似乎已在邮币卡一条路上走到黑,这种钻空子式的“创新”,不仅没挖掘文化金融的潜能,还扼杀了很多机遇。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的管理过于简单粗放。当投机行为和价格泡沫在个别交易市场中积聚的时候,很少主动干预、积极引导;当风险变得不可控制的时候,就一禁了之,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冲进了下水道。
寿光武认为,目前文化金融最大的监管问题,是没有明确对文化金融行业全权负责的中央政府部门。一方面,政府监管简单粗放,导致社会资本无法甄别,只能选择涨幅高、增速快的交易平台和交易品种;另一方面,交易平台如果要加强风险控制,势必要控制交易产品的价格波动,或者发行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品种,然而社会资本已经被无序的市场惯坏了,急功近利、轻视风险;与此同时,交易场所和交易品种的野蛮生长又让监管部门疲于奔命,在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局限下,很多时候不得不“画红线”“一刀切”。
寿光武说,上海文交所作为国家级平台,在行业秩序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建立了面向全国的艺术品登记中心、艺术品交易数据库,参与到多个文化产品门类的评价标准制定,目的就是为这个行业的未来夯实地基;他们与人民银行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上海文化信用体系”,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信用工具;他们也在邮币卡市场探索,发展出“四级分离”的交易模式,把入库登记、众筹发行、交易运营和清算监管分拆给4个独立的机构操作,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填补可能的操作漏洞,争取让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真正扮演“公开、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角色。
品牌金融即将起航
上海文交所高级金融顾问颜祖旺说,今后他们的方向之一是用金融力量支持有品牌的企业。品牌发展需要流通的支持、生产经营的支持,这就需要形成一系列的品牌金融。
他举例说,上海最近正酝酿设立一支200亿元的品牌基金,也将主导成立品牌交易所,让品牌“动”起来。另外,还要组建品牌银行,这个银行内存储的不是人民币而是品牌,将探索开展品牌租赁,推动品牌与产业对接,这些都是品牌金融的方向。
上海品牌发展基金目的是支持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的发展。将以股权、债权等多种形式提供金融服务,一是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个性化定制品牌基金的支持计划;二是加大品牌各项功能要素的建设,其中重要一步就是上海文交所正在建设的品牌交易所。如果说中医药集团这个品牌值100亿元,怎么让市场认可和接受?通过交易所使品牌交易流通,进而成为拥有交易价值的资产,这就为后续企业融资时用品牌价值作抵押担保奠定了基础。目前大多文化企业融资时只能用房产、地产作抵押,这是严重不符合无形资产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的。
联手银行做标准化产品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俞越介绍,多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文化金融的发展,服务于艺术品、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影视演艺、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等细分行业,以间接融资加直接融资、融资加融质的准投行服务模式,迄今已为500户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200多亿元的信贷支持。
去年初,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文交所达成合作,上海文交所运用产权交易渠道,推动各类所有制文化企业资产重组、跨国融资并购,通过产权交易、信息披露、投融资服务等方式为各类文化产权主体提供定价,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则为其搭建营商直通车交易平台,合作建立了线上交易结算、清算、保管、托管一系列业务。
俞越说,民生银行是一家专业的融资机构,而文交所的任务是把这些非金融标准类的艺术作品做成标准化的产品包,形成一个标准的可流通的商品。
作为银行来说,在文交所做了定制化的标准产品后,这类艺术品运用银行的金融工具时,这些参与的文化企业就不再需要用自己的房产抵押来获得银行的征信。俞越说,所谓标准化的艺术品资源,是指这些艺术品具备了易估值、易保管、易流通、易交易的特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结合后,就成为市场上能够流通交易的金融产品。目前已经参与这三方合作模式的艺术品,既有有形的收藏品,也有无形的如版权、著作权,甚至艺术家们未来的作品预售权,既为他们设计了一条交易渠道,也为其与金融对接提供了端口。
作者:郑洁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6年1月9日